关键词: 招教考试
报名时间:即日起
点击下方对应附件下载:
学校简介
济南市园博园高中是经市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一所高标准、国际化、现代化的全封闭寄宿制民办学校。学校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国际园博园景区内,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完善。拥有标准化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音乐舞蹈教室等现代化教学场馆,可容纳3000名学生就读。学校距离地铁一号线大学城站不足千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紧邻山师、齐鲁工大、山艺、山工艺、山中医等著名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学风浓厚。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润德,启智,健行,日新为校训,以普通高中教育为基础,以个性特长培养为特色,因材施教,多元办学,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成长奠基。
为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充实教学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教师。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01、招聘岗位
详见附件
02、招聘条件
(一)基本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于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身心健康,具备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符合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够适应高中教学节奏与工作要求。
4.退休人员应聘教师岗年龄不超过63周岁。
>>山东教师招聘官方【备考顾问】<<
微信识别二维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0元领取【成师大礼包1份】

公告解读/历年考情/备考指导/海量资料/精品课程
(二)学历与专业要求
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全面,专业基础能力强的本硕博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名。
(三)资格证书要求
已取得相应学段及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且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研究生学历、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优先考虑。
(四)优先条件
1.具有3年及以上高中相应学科教学经验,且教学成果突出(如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等)者优先。
2.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等优先。
3.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 “双一流” 建设高校毕业生优先。
03、招聘流程
(一)报名
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应聘人员需将以下材料扫描件或电子版压缩包发送至学校人事处邮箱。
邮箱:2491853591@qq.com,邮件主题统一命名为“应聘岗位 + 姓名 + 联系电话”。
需提交材料:
1.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2.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成绩单);
3.教师资格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 等;
4.个人荣誉证书、教学成果证明;
5.个人简历(需包含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主要成果等内容)。
(二)资格审查
学校招聘工作小组将对报名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初审通过者将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若发现应聘人员提供虚假材料或不符合招聘条件,随时取消其应聘或录用资格。
(三)考察面试
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主要考察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并核实其报名材料的真实性。面试环节需要试讲应聘高中学科的相关内容,面试不合格者取消录用资格。
(四)公示与录用
面试合格者确定为录用人员,办理录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新录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正式聘用,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
04、薪资待遇
(一)薪酬待遇
1.教师岗年薪10万-30万元(名师专家一人一议)。
2.设立教学成果奖、学科竞赛指导奖、科研创新奖等,对表现优异的教师给予额外奖励。
3.实行基础工资+绩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薪酬体系,收入与能力业绩挂钩。
4.行政管理岗、办公文员和招生人员工资面议。
(二)保障福利
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学校提供免费住宿、节日福利优厚。
(三)职业发展
1.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岗前培训、在职研修、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课题研究和职称评定。
2.建立 “师徒结对” 培养机制,由资深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助力快速成长。
(四)其他福利
教职工子女就读本校享受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05、联系方式
(一)咨询电话
0531—58015858 19588977818
(二)招聘邮箱
2491853591@qq.com 19588977818 微信
(三)学校地址
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园博园景区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